判断题

整理职责:收齐校样与原稿。并要尽快送到老师那里。

正确答案: 正确
答案解析: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田业胜提供 分享 纠错

相关试题

判断题 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包括下列几点:(1)着力从写人物的具体事迹中,反映出人物的精神风貌、思想感情写社会精英和先进人物,不仅要写事迹、经历,而且要透过事迹和经历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出人物的灵魂之窗、思想之光。为了写好先进人物的思想,作者必须满怀深情投入生活,与先进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关心他们的事业和创造,关心他们的成功与失败,细心地观察、体验、学习,有所发现,为之激动,培养共同的信念、感情和语言。这样,写出的作品才会情真意切,引起读者广泛的共鸣。不要“任务观点”,单纯“捞材料”夕,生硬“挖思想”。否则,作品一定苍白无力,缺少生活气息。(2)要善于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来表现人物人物通讯不是人物鉴定,也不是实际工作部门的上报先进材料。人物通讯必须展开生活的画面,用情节和细节来感染人、教育人。作者如果善于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来表现人物,那么,即使对人物不加什么鉴定式的赞语,读者也会自然得出应有的结论。这种结论是读者自觉地接受的,而不是外加的,更不是强加的。(3)正确处理人物通讯写作中的几个关系:①人物与群众的关系任何先进人物,总是在群众中产生的,是群众中的一分子,而不是远离群众的特殊人物。他们之所以有成就,有创造,固然是由于自己的努力奋斗,但也少不了周围群众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许多事情,并不是“单枪匹马代“孤军奋斗”所能完成的;许多事情,实际上是大家一起干的。当我们对先进人物进行报道时,就要研究这种关系,给先进人物以恰当的位置。如果不适当地强调个别人物的作用,甚至把周围群众的功劳都记在一个人的账上,那么,不但要引起周围群众的反感,使先进人物孤立起来;而且不利于先进人物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以致在今后成长中留下隐患。所以,人物通讯写作中不要采取“水落石出”的方法,压低一片,抬高一个。不要故意或无意地把周围群众写得特别落后,作为对先进人物的陪衬和对比。如遇到危急的时刻,别人都不敢上,都吓呆了,或都往后退,只有某某人毫不迟疑地一个箭步冲上去等。有的通讯让周围群众对先进人物说这样的话:“不管你怎么说,我们都跟着你做,照你的话去办!”“只要有你在,我们就能战胜任何困难!”这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宣扬了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我们的人物通讯,要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写出“水涨船高”的关系:即先进人物在周围群众的帮助、支持下才成就其伟业,有时甚至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决定的影响。当然,就每个具体人物而言,还是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②人物与社会的关系任何人物都生活在社会之中,社会对人物以各种各样的影响。当我们写作中涉及一些人物的坎坷遭遇时,不宜过分强调社会是那么不尽如人意,社会对他们是多么不公正。即使是在坏人横行的个别地方、个别时期,总还有正义的力量在起作用。要注意采访挖掘并如实地写出社会的这种正面的力量和因素,使通讯给人以信心、勇气和力量。不能单纯写苦难和挫折,消极地描写社会的阴暗面,写一些怨愤和不满。什么“现在社会就是这个样子”,什么“我爱祖国,祖国爱我吗?”等。通讯写作,特别是人物通讯的写作,尤其需要“以正确的思想鼓舞人”,激励人们热爱我们的国家、社会、人民,奋发前进、向上。③人物与家庭的关系先进人物并非不要家庭,并非六亲不认,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先进人物不应是冷酷无情的人。他们有父母,有子女,有配偶,有普通人的生活和感情。他们之所以先进,并不是因为他们无情地舍弃了这一切,而是因为他们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发生矛盾时,处理得比较恰当。人是有血有肉的。人物通讯应当有人情味。有些通讯之所以在这种问题上写得不近人情,往往不是人物本身缺少人情味,而是作者思想上的片面性、简单化,甚至认为这种简单化的描写是为了表现人物的先进,这其实是一个误区。④人物与党的关系一个先进人物的成长,离不开党的培养。在个人与党的关系上,不要把先进人物写成“向来如此”的自发的英雄,似乎一贯正确,天生先进,忽视人物的成长过程。有的人物我行我素,说干就干,不受组织约束,甚至凌驾于组织之上。要细心探索人物与党组织的关系,并恰当地反映这种关系。既不要牵强附会,也不要割断联系。不管是写人物的成功,还是写人物经历中的曲折和挫折,都要恰如其分地体现人物与党的关系。人物通讯的取材,会是十分宽广和十分多样化的。新闻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更好地反映这个时代和满足受众多方面的需求。关键是要面对新情况,更新观念,思想认识能比一般人领先一步。

判断题 简述采访的性质。仅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来看,新闻采访的对象是客观事物,新闻采访的基本性质,是向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的一种活动。(1)无论是大题目的采访,还是小题目的采访,无论是复杂问题的采访,还是简单问题的采访,无论是为写消息所进行的采访,还是为写通讯等所进行的采访,都是在向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区别只在于调查研究用的旪间有多有少,下的功夫有大有小,即它们之间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区别。(2)记者的采访工作,必须从调查研究开始,又结束于调查研究,采访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首先是调查,占有大量材料;其次是研究,认真消化材料。光调查不研究,材料像一堆乱麻,理不出个头绪来,认识只能停止在感性阶段;只有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做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工作,认识才能由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并且拿着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再深入调查。要一面调查,一面研究,调查中有研究,研究中有调查,如此反复循环,一次比一次深入,直到弄清客观事物的真相和本质为止。这一切表明,新闻采访工作就是调查研究工作。

判断题 灯光片的色温比日光片的高。

判断题 新闻写作要求强的意思是思想性强、政策性强、针对性强。

判断题 怎样使用追随法拍摄动体时,可以用追随摄影法.追随摄影的特点是,拍摄者要随着动体的运动方向转动相机,在行进中按动快门.拍摄的结果是,动体清晰,而背景移动模糊,给人以快速运动之感.采用追随法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把相机紧*脸部,相机与头部作为一个整体来转动.拍摄时,先从取景框里看好被摄对象的位置,然后,按动体行进的方向,相应转动相机,待到适当时机时,及时按动快门.2.按快门时,相机不能停止,必须在转动中按快门.3.不要使用太高的快门速度,一般多用1/60秒,有时也可用1/125秒或1/30秒.如使用快门速度过高时,动感不强,追随效果不明显;如使用快门速度太慢时,技术上不易掌握,主体容易模糊.4.使用追随法拍摄时,一般以选用测光或逆光为好.应选择深暗色的背景,而且背景最好是有树、山、房屋或人群等景物.这样在转动相机时,背景才能出现模糊的线条.如果背景没有景物,或是暗黑一片,拍摄时即使转动相机,也不会出现模糊效果.5.追随摄影主要用于表现动体的"动态"和"速度"有下面几种追随法:①平行追随.相机与动体的行进方向成90°.拍摄时,相机平行追随动体.②纵向追随.当动体纵向运动时,相机随之纵向追随.如小孩向上荡秋千,相机向上转动.③弧形追随.当动体弧形运动时,相机随动体运动,弧形追随.④圆形追随.当动体圆形转动时,相机圆形追随.⑤斜向追随.当动体由高处下降时,相机可斜向追随.⑥变焦追随.拍摄者在面对迎面而来的动体时,利用变焦镜头,在变焦中追随拍摄.这时动体的四周会出现放射线条,有迸出的效果,动感很强.拍摄的要领是:当把动体对焦清楚后,随动体向前移动的方向,从远向近拉镜头,即从短焦距往长焦距拉动.如动体向后移动时,也可从近向远拉镜头,也即从长焦往短焦拉.变焦追随时,用左手拉动焦距,右手按动快门,在拉动焦距中按快门.背景要选择有景物的地方,这样才能在变焦时,出现迸发式的线条.拍摄时,因动体迎面而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拍摄前要选择安全拍摄点,以免被动体撞伤.拍摄远距离快速动体时,需要用望远变焦镜头,可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用慢速度在长时间曝光过程中进行变焦拍摄。

判断题 新闻生产与公共利益在融合新闻生产领域,公共利益依然是一个值得挖掘的新话题。一方面媒介融合正在急剧地改变着传统的新闻业,融合新闻生产正在改造着现有的新闻生产模式。另一方面,“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而新的传媒格局尚未完全建立,特别是在公共利益的守护上出现了传媒真空地带”。也就是说,融合新闻生产对公共利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融合新闻生产能否守护公共利益,该如何守护公共利益,都是值得深人探讨的话题。新闻生产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勾连主要通过大众媒介对公共事务(PublicAf-fairs)的关注,也就是说,媒体将报道焦点集中在涉及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关系社会整体的生活质量,以及这些活动最终结果等问题中。例如,政府重大的政治经济决策,社会中关乎民生的重大变革,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等等。一、公共利益的界定对于公共利益的认识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譬如亚里士多德把“最高的善”在现实社会中的物化形式称为公共利益,卢梭的观点则认为个别利益的一致才使得公共利益成为可能。如果从卢梭“公”与“私”的角度来理解.那么公共利益就是区别于“个别利益”的“公众利益”。在公众的界定上,德国学者洛厚德(C.E.Leuthold)在19世纪末提出以地域基础作为界定公众的标准,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占大多数的人称为公众,他们的利益称为“公共利益”,而区域中少部分人的利益则被称为“个别利益”。德国学者纽曼(F-J.Neumann)又进一步提出了“不确定大多数人理论”,认为公共利益是一个不确定多数人的利益,这个多数人就是要超过半数。因此,对于公众的普遍认识也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和空间中的超过半数的大多数人。那么又该如何去界定利益呢?行政法学教授胡建淼的观点认为,“利益的概念具有不确定性与多面性的特点,首先,价值判断的对象存在多元性,不仅包括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如文化、风俗、习惯与宗教等利益。其次,利益内容的不确定性与多面性还表现在价值判断的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人们作价值判断的标准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存在差异是客观的,因此,利益的内容必随着动态的国家社会情形而有所不同,呈现不确定性与多面性。再次,在做出价值判断时,离不开主体判断的主观性,离不开人们个人的好恶感觉,因而,利益内容的不确定性与多面性更是自然”。既然如此,公众可以通过民主的多数来决定,而利益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那个公众利益是什么似乎变得非常复杂,它既可以是绝大多数个体的收人增长,也可以是一个社会中普罗大众对于高品质幸福生活的追求,也可以是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理想和诉求。二、新闻生产的公共属性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公共新闻运动开启了公共新闻生产的先河,对于美国受众而言,政治选举就是他们所有公共事务的核心.因为选举不但决定了未来数年内国家政治经济决策的走向.更关系到置身于这个国家中的每个个体的利益得失。1990年堪萨斯州《威奇托鹰报》(TAe率先联合当地电视台KAKE-TV对当地选民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大量调査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新闻报道,还对选民进行选举知识教育,鼓励选民积极参与投票,产生了很大的轰动效果。在此之后类似公共新闻报道在美国形成了燎原之势,“在美国所有的1500家日报中,至少有322家,也就是五分之一以上在1994—2001年间,进行了类似的公共新闻报道方式的变革,几乎所有报刊相信这对当地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事实上媒体代表公共利益、报道公共新闻、为公众服务的理念由来已久。浙江大学吴飞教授在《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一书中指出,媒体“公共服务”的内容包括“竭诚‘服务公众’;守护‘公共利益建构•公共领域’三个方面”并逐一列举,早在1936年张季鸾执笔《大公报》时就强调“报业天职”是“拥护国民公共利益”。1922年美国报纸编辑协会的声明中也有具体规范,如“收集和传播新闻与意见的最初目的是服务大众利益,将情况通知他们,使他们能对当时的情况做出判断”。在1934年美国国会制定的《通讯法》中也强调要“符合公众利益、便利性和必要性”。可见大众媒介的公共属性是由来已久的,甚至是与生俱来的。而大众媒介的公共属性源于三个方面。1.媒介权力的公共性媒介占有的空间中经常伴随着彼此的竞争,来自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约束,他们可能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控制和设置议程,以及有着不同的开放和闭合程度.但整个社会中媒介就如同教育一样始终掌握着支配信息生产、传输、接收整个流程的权力。然而,这种权力并不应属于任何媒介企业、垄断资本或政治力量,媒介作为信息的载体,它的权力应该属于被赋予思想表达自由的受众。这一观点最早的理论来源是米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之后便是“观点的公开市场”理论,认为媒体应该是公众行使知情权和自由表达各自意见的公共平台。而媒介权力来源于“公众对其分散权力的让渡,从而形成一种4大众传播权这种大众传播权,源自公民知情权、表达权与公共事务监督权的一种让渡”。2.媒介产品的公共性大众媒介是面向大众提供信息、知识、观念、娱乐的专业机构,大众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产品是否能够满足受众的需要则成为消费者是否愿意为之“买单”的决定性因素。受众的购买或选择媒体又决定了成为媒体的发行量、收视率数据,成为媒体的一种财富,广告商通过广告投放向媒体购买这些发行量与收视率,这是媒介大众产品的经营之道,这也使得大众媒体机构必然无法忽视大众的接受需求和观点。因为,一旦背离了大众的需求和期待,即意味着在这个竞争的媒介空间中丧失了生存所必需的财富。3.媒介资源的公共性公共性是媒介的天然属性,一切媒介都具有公共性的基因。“媒介的公共属性和社会责任源于其作为公共资源和战略性资源的属性。”®虽然国内外媒介管理体制有所区别,但不论是印刷媒介的刊号.还是广播电视媒介的频道资源,都是来源于国家权力机构的分配。在政府的管理和分配中所考虑的不仅是媒体机构经营资质,也包括对这些公共资源的运用方式。因此,不论是私营媒体或是公营媒体,因为其掌握着公共资源的现实状况,其自身必然具有公共性,也理所当然要为公众利益服务。中国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公共事业的一部分,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具有了公共性,并且承担了为公共服务、为公共谋利的责任,表现出了浓厚的公共性色彩。三、新闻生产与公共利益的实践美国的公共新闻运动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至90年代中期达到高潮,虽历经波折,但仍在演进、推广之中,并且影响越来越大,如果做历史阶段性的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90年代早期开始,《威奇托鹰报》(TheWichitaEagk)的率先尝试使公共新闻主要集中在增强民众对于政治选举的关注程度上,并且提高了选民的参选率。第二个阶段在90年代中期,公共新闻开始深人到社区公共生活,公共安全以及社区教育中的公共事务。第三阶段在90年代中后期至今,公共新闻报道的趋势则是通过新兴科技手段,与受众就更广泛的公共话题、公共政策展开互动,通过受众的主动参与加深对公共事务的理解。”@在这长达十多年的运动过程中,美国媒体不仅在新闻报道的侧重点上发生了转移,更是在自身角色上发生着转变,“媒体担当起更积极的角色,去加强公民的职责和权益保护,推动公共讨论和复兴公共生活”。同时,美国媒体新闻生产的风格也在进行调整,从传统报道中强烈的说教口吻,到温和引导受众的参与思考,从热心极端对立观点交锋,到关注中间意见平衡极端力量。可以说,公共新闻运动给美国现代新闻生产带来了重要的转变,进而被JimCarey称为“试图改革现代新闻学的第四次运动”。中国的大众媒体虽然没有经历过美国的公共新闻运动,但是在对于公共利益的关注和诉求方面也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如果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媒体对于公众利益的实践进行划分的话,大致也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1.党性原则时期从1942年4月1日《解放军报》发表社论《致读者》标志着我国新闻媒体坚持党性原则开始.党性原则不仅成为中国新闻工作的指导方针,也成为中国新闻事业的灵魂和发展的基石。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其工作就是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体现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可见,我国媒体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党性原则不但不与公众利益相违背,而且是我国新闻媒体行业实现和担负公众利益的有效保证。新时期的党性原则更要求我国新闻媒体要“要努力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努力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使新闻报道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现状和趋势,善于运用现代传播技巧,充分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积极回应社会的舆论关切,使新闻传播人眼、人耳、人脑、人心,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公信力,使新闻工作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真正占领舆论引导的制高点”®。可见,党性原则已经包含了新时期对公众利益的关注。其实在西方世界,甚至“无论在何处,主流出版机构的新闻记者也总是与当权政府的政治文化保持一致”。西方新闻学界的一系列研究也发现:“新闻记者们与政府的各种官僚机构保持着高度的一致。”事实上,“对新闻记者来说,整个世界已经被官僚式地组织了”。“新闻机构以条线给记者分工,记者们所报道的绝大部分新闻都是从相应的各种官方政府机构那里得到的。”“以官僚机构的结构看待社会,正是记者能够发现各种事件的基础。”同官僚们保持良好关系的好处在于官僚机构能“保障记者不断发现各种事件”,“得到可靠而稳定的新闻素材。”2.双重属性时期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各个行业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人,我国媒体行业也开始踏上了市场化之路。李良荣认为,“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成为我国新闻事业中的外在表现形式。“这意味着,新闻事业的性质决定了它不能像一般企业那样可以自由出人市场,可以自定方针,而必须服从党和政府领导,但在管理上采取企业方法,新闻媒介是独立法人,在经济上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这给我国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也给整个行业注人了新的活力。在这一时期,媒介间的竞争开始逐渐加剧,各个媒介企业对于细分市场的关注,对于媒介内容的精心设置,使得媒介对公众利益的报道进一步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细枝末节当中。与此同时,新闻报道的方式与方法也在悄然发生着转变,变得更为丰富、更为生动、更为受众所喜闻乐见,而这一切的核心在于更加贴近受众的客观需要。3.三重属性时期所谓三重属性时期就是指当下,媒介产业已经成为公共产业、信息产业和营利产业的综合体。“作为公共产业的媒介除了要履行告知功能、表达功能、解释功能和指导功能等组织层面上的专业功能之外,还必须发挥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和文化功能等社会层面上的公共功能。”作为信息产业的媒体职能是,在信息化的社会形势下,担负起人类信息文化生产者的功能,其“产出物都是信息,投人物大部分也是信息,售出物更是信息”。在这一时期媒体行业作为经营产业,其事业性功能正在进一步弱化,记者成为媒体的雇员,新闻产品连同其他文稿及广告作为商品一同出售.媒体作为上市企业开始追求其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受众也转变成为媒体的财富进行买卖,媒体产品的买卖过程转变成为增益的过程。在这一时期,媒介关注公共利益的过程变得充满了功利性,公众利益成为吸引受众、贏得市场、获取行业竞争优势的一种手段。正如丹尼尔•贝尔和埃尔文•克里斯托尔在1965年为《公共利益》杂志撰写的发刊词中指出的,“不存在‘公共利益’这样的东西;只有私利——个人的、团体的、阶级的私利——他们都试图获得最大范围的公共影响和公共权力.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看待公共利益”。所谓自己的方式,就是利用公共利益来使自身利益合法化。在众多所谓“为了公共利益”的姿态之下,往往掩盖着谋取团体私利或者个别群体利益的目的。③对于上述批评,也有观点认为,媒介如果不受媒介企业的控制,不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通常它就会接受政府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进而会成为国家的传声筒,甚至会成为激进思想的温床。也有人认为,如果以一种过于僵化的观点来看待政府对媒介的控制,以为同政府保持某种一致性就必然会伤及公共利益和新闻自由.那么历史上和现实中的许多媒介产品和新闻现象就会变得不可理解,因为新闻媒介在推动社会进步、声张公共利益、开放多元声音等方面所做的努力,毕竟是一种不可否认的事实。因此,尊重媒介的三重属性,兼顾各方的利益诉求.应是媒介产业和谐、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思路。4.融合媒体时期在融合媒体时期,媒介行业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是传统媒体的已有格局正在逐渐瓦解,另一方面是新兴媒体的快速崛起造成新的行业格局尚未形成。虽然“网络媒体和各种自媒体的发展壮大,不断拓展和重塑公共领域,成为守护公共利益最肥沃的土壤”,但是在没有制度保障、规则约束和狼烟四起的竞争环境下,网络媒体和新媒体为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不顾一切地追逐自己的商业利益,有的甚至完全摒弃了维护公共利益的最高诉求,或者是以自己的方式和途径去谋求公共利益的商业价值转化,而传统媒介也不甘心落后,于是就形成了一种竞争激烈、混乱无序的公共领域或生态环境。原本传统主流媒介独享新闻产业利益的格局已经不复存在,新闻生产所应有的真实、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也无从谈起,而挑动起来的喧闹嘈杂、尖锐矛盾、偏激观点却在媒介上大行其道,完全背离了媒介维护公共利益的真正诉求。全球性的媒介融合运动实际上已经演变为“不可预知的信息运动”,而不可预知“信息的即时性传播极易制造社会危机”,同时,也导致“全世界的城市突然出现了令人费解的喧嚣,全球和地区也出现了不适时的社会混乱”,“世界正处于被围困的状态”。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冷静对待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大媒介与小媒介、媒介内与媒介外等各方的利益诉求,营造良性竞争的生态环境,建构维护公共利益的有效机制,是值得政府、学界、业界等方面认真研究和思考的。四、融合媒体时期公共利益的理想与诉求融合媒体结合了不同媒介形式的传统优势,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它可以像纸媒一样传递文字信息,且更加迅速、更为便捷;它可以像广播一样传递声音,且更加自主、更多选择;它可以像电视一样传递画面,且双向传播兼带互动。融合媒体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为公民提供一个完全开放的信息沟通交流的平台,它可以吸引更大范围的公民,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与互动。融合媒体具有如此优势,该如何利用好这些优势为公众服务,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层次去实现融合媒体维护公共利益的理想与诉求。1.建构公共领域哈贝马斯的观点认为:所谓公共领域,是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可以对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事务进行自由结社、自由发表意见,并形成接近于公共舆论的一个领域。今天的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就是公共领域的媒介。按照哈贝马斯的观点延伸,那么我们今天的新媒体、融合媒体也都应该属于公共领域。公共领域不需要一个具有物质实体的空间,也不需要信息的传播者与接受者面面相对,口口相传地交流。公共领域更多的是一个公共利益的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所有的参与者是平等的,所有的信息传递是畅通无阻的。浙江大学吴飞教授的观点认为:“当今社会,政治权利的强行干预、媒介私有化和商业化的浸透使公共领域已经受到严重的威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坚守传媒的社会公器角色,守护社会公共领域的建构是当务之急。这就意味着,传媒要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信息交流与意见表达的平台,成为全民了解自我、他人和社会真相的交流工具。”那么在融合媒体时代下,新媒体的技术能否建构起一个相对理想的公共领域,在这个空间中更少干预、更多平等、更怏交流,甚至更多积累,从而使得公共利益得到更好的维护?2.消弭社会矛盾建构公共领域为信息提供一个自由平等无障碍、无干扰的沟通平台是融合媒体维护公共利益的一个层次,另一层次则是如何应用这个平台。笔者认为媒介作为社会中的公共领域应该更多关注社会的中间观点,而非将焦点放在极端对立的矛盾双方,将自己也投身于冲突之中。在融合媒体格局没有建立的背景下,很多原本信息交流的空间与平台,转变成为社会矛盾激化的战场、观点对立双方相互攻击谩骂的格斗场,不少处心积虑的媒体甚至蓄意营造出冲突,将受众割裂成为不同价值观主体,将空间演变成各种形式的批斗会。公共利益俨然成为赚取人气、吸引眼球、获得票子的幌子。在此,引用展江教授的观点:“传媒应该明确和维护自己的社会公器角色,成为公众信息平台和公众论坛,防止在不良政治和经济势力的侵蚀下退化,但同时传媒所传递的是社会中负责任的成员的理性和批判性的声音,而不是非理性的和被操纵的意志。”®因此,融合媒介需要对自己所辖公共领域中的信息担负起责任,需要对公共领域的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和界定。3.达成最高智慧关注和维护公共利益的目的是什么?在公民意识尚未崛起、公共新闻尚未大行其道的时代,社会决策仅仅来源于社会精英,政治家、专家、学者等展开讨论最终形成方案,于是普通民众只能木然接受安排。而大众媒介对于公共利益的维护是将决策所需的所有信息告知公众,在监督决策的同时,向与之利益息息相关的民众寻求解决之道。公共领域的信息平台不是一味地抱怨,不是满腹的牢骚,更不是毫无道理的指责和谩骂,而是为解决问题更大范围的个体参与交流协商,进而形成符合公共利益的最高智慧。这是融合媒体公共领域的最大价值,也是媒体维护公共利益的最终目标。

判断题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于1991年1中华全国新闻工作才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1994年做第一次修订,1997年1月又作了第二次修订。

判断题 广播电台的发展:1895年,意大利马可尼和俄国波波夫同时发明无线电波。1899.3.28,马可尼成功地发了第一封电报(英国至法国)1906.12.25,范斯顿的马萨诸塞实验电台首次广播,从广播工程技术标准上看,广播从此诞生。它最早是娱乐工具。1920.8.31,美国底特律8MK实验台广播了密执安州长初步获胜的新闻。(最早的广播新闻)1920.10.27,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正式成立,具有合法经营权的第一家电台。它的播音标志着广播事业的正式诞生。1923.1.24美在华第一个电台正式开播,呼号为ECO,是中国第一家广播电台。1940.12.30,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呼号XNCR。中共创办的第一个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纪念日。